習慣在背包裡放本書,以便在通勤時刻把自己放進書裡的場景或故事線,尋求一點短暫的時間,可以暫時隔絕這忙碌的真實生活。讀了好一陣子,從早餐餐桌上讀一點,睡前床邊再讀一點,最後在擁擠的捷運車廂裡我總算讀完了謝凱特的《我的蟻人父親》。
這本家族之書以寫自身成長歷程中各種心境轉折,再開枝散葉延伸出家族成員故事,親情、友情、愛情,在堅韌的羈絆裡所帶來的衝突、矛盾與愛,透過謝凱特細膩的文字一一被白紙黑字地記錄下來。
勾勒了家族輪廓,梳理了親族情感,那些很難解釋的,很羞於說出口的,或是即便心中波濤洶湧卻不好描述的,謝凱特都誠實而大方地寫了出來,他把家族放在讀者眼前,像一場平凡卻又獨特的HOME TOUR,並非揀選富麗堂皇雕梁畫棟的家完美地展示,而是在用最真實的日常風景中做最誠摯的導覽,他不吝嗇地帶大家去看不夠明亮的現場,甚至還點上一盞暖黃的光,讓讀者細細品味那些缺角最獨一無二的地方。
「這收尾也收太好了,從後記的文字到最後的照片,就像是電影最後一幕跑完,就開始上的字幕一樣,讓我雞皮疙瘩四起。」在捷運上讀完書,感動得趕緊私訊編輯陳夏民。記得是在書展攤位上買了這本當年得到「書展大獎」的散文,雖然晚了兩年才讀,但心裡的激動卻是無比新鮮,一本好書不因時空更迭而褪色,隨時翻開都是不可多得的當季旬味,對我來說,《我的蟻人父親》是在這樣偏涼的季節裡,最暖心的文字體驗。
#dato閱覽室
#謝凱特
#我的蟻人父親
逗點文創結社